社区慢病指导--高血压病
来源:信息科 发布时间:2010-06-08
1、社区高血压健康教育
(1)减少高血压的危险因素
(2)倡导“合理膳食、戒烟限酒、适量运动、心理平衡”的健康生活方式。
2、社区高血压的检出和评估
(1) 血压测量标准化
(2) 利用各种机会和方式测量血压,收缩压≥140和/或舒张压≥90mmHg,需进一步检查评估。
(3) 按危险分层决定治疗措施。
3、社区高血压的治疗
(1) 坚持长期非药物治疗,主要是改变不良生活方式。
(2) 坚持长期规范化药物治疗,常用5大类降压药均可选用。
(3) 高血压病治疗根本目的是通过降低血压而最大限度地减少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危险。
4、社区高血压的管理和考核
(1) 高血压分级管理
(2) 重点提高高血压的管理率及血压控制率。
一、高血压的预防
一级预防:面对社区公众,包括针对高血压危险因素开展健康教育、创造支持性环境、改变不良行为和生活习惯,防止高血压发病。面对易发生高血压的高危人群,实施高血压危险因素控制,以及高血压的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
二级预防:面对高血压患者,包括积极治疗高血压(药物治疗与非药物治疗并举),努力使血压达标,减缓靶器官损害,预防心脑肾并发症的发生,降低致残率及死亡率。
二、社区健康教育
(一)社区健康教育目的
1、 广泛宣传高血压防治知识,提高社区人群自我保健意识,引导社会对高血压防治的发生。
2、 倡导“合理膳食、适量运动、戒烟限酒、心理平衡”的健康生活方式,提高社区人群高血压及其并发症防治的知识和技能,树立高血压及其并发症是可以预防和控制的信念。
3、 鼓励社区人群改变不良行为和生活方式,减少高血压危险因素的流行,预防和控制高血压及相关疾病的发生,改善社区人群生活质量,提高健康水平。
三、高血压的检出
详见《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005修订版
四、高血压的诊断及临床评估
详见《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005修订版
五、高血压分级管理
(一) 社区全科医师对辖区内高血压患者进行临床评估,纳入不同的管理分级。根据不同级别,定期进行随访和监测,随访记录见附件2.分级管理内容见表4.
表4高血压分级管理内容
项目 一级管理 二级管理 三级管理
管理对象 低危患者 中危患者 高危和很高危患者
建立健康档案 立即 立即 立即
非药物治疗 立即开始 立即开始 立即开始
药物治疗(初诊者) 可随访观察6个月后仍≥140/90mmHg即开始 可随访观察3个月后仍≥140/90mmHg即开始 立即开始作为主要治疗手段
常规监测血压 3个月一次 2个月一次 至少1个月一次
测IBM、腰围 1-2年一次 6个月一次 3个月一次
检测血脂 1-2年一次 一年一次 根据病情需要